《心理罪》6分《地球:神奇的一天》8.4分《侠盗联盟》4.8分《二十二》|“电影眼”新片评分榜第30期
点击上方关注
“上海影评学会画外音”
加入革命队伍
1
心理罪
评分
6.0
本来老六:7分
天涯论坛影视评论首席版主
评语:中规中矩的表演,完成度不错的改编。节奏再开一点效果会更好。作为一个系列的第一部还算完成任务。
黄望莉:7分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教授、制作部主任
评语:按照类型拍摄的犯罪心理片,有廖凡和李易峰飙戏,想法很好,廖凡很努力,却少了一份《白日焰火》中的从容,心中挺为廖凡不平的,为毛一到打戏就廖凡上,一到智慧戏就是李易峰代表的90后呀,难道大叔真的就剩下心理创伤和动手了吗?几十年的老警察都是白干了?
还有影片的槽点应当是电脑制作的心理分析部分,却见到一堆堆砌的机械化的拼凑,不能精准的表达人物心理,容易出戏。
张琪:6分
上影集团编剧
评语:尝试用时髦的富有感染力的视听语言给并不新鲜的故事增加附加值,但剧情故事的铺排中时有随意粗糙之处,看过小说的朋友对改编的完成度评价不高。
藤井树:6分
影评人、藤井树观影团创始人
评语:真是精彩,无论剧作还是制作,都极具质感。两部作品秉承一个主旨:乱世蝼蚁,命如草芥,个体命运在大时代里的无奈与无力甚至荒诞,一览无余。哪哪都是死路,谁谁皆为棋子,好一个修罗场。根本没有出口,更看不到希望。就连沈炼这样的良心未泯者也同样沾满鲜血,态度暧昧。非常喜欢这部片,也可能跟我自身心境有关。既便再难都还要拼尽全力。恭喜路阳、陈舒。
廖凡自《白日焰火》后又演了一个神经质警察,各种焦虑抑郁情绪不稳。相比之下李易峰好白嫩,两人形成了鲜明反差,倒是很符合片中的人物定位。剧情本身有许多美剧的影子,总体还行。当然,制作是相当好的,能看到是一个成熟商业片的水准,花了钱,且花在了对的地方。遗憾是故事不接地气,观众代入感比较差,且破案的推理过程还不够慎密。
吕晓明:5分
原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员
评语:以西人的吸血鬼题材加科学怪人的类型为仿本,点缀若干破案因案和警员间的矛盾构成,无推理过程无现实根基,玄则玄而妙不见,号称‘’心理破案‘’,实是赖冥想得之。
刘巽达:5分
《上海采风》杂志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评语:整个一个故弄玄虚、不靠谱、窝火难受。刑警队长邰伟(廖凡饰)对犯罪心理学高材生方木(李易峰饰)的态度如此恶劣和粗暴,完全是莫名其妙,为制造矛盾而制造矛盾,没有任何合理逻辑可言。打斗场面也是生硬而不适:明明有团队可以配合,硬是让邰队单枪匹马去冒险;明明他前面已经领教对方的厉害,还是故意去贸然送死;女警察纤弱无力,硬是让她去反复撞击大门,边上的壮汉们一无所为……总之,为惊险而惊险,不顾起码的常识和生活逻辑。这么做作的电影,降为网剧还马马虎虎——有李易峰角色的神神道道,倒是不错的一招。其实本片值得一看的“眼”,就是李易峰角色的神奇,但是由于编导在刻意制造矛盾方面有点脑残,削弱了李易峰角色的神奇伟力和魅力。许多无谓的荒谬桥段贯穿始终,把观众恨得牙痒痒。这是一锅没煮好的夹生饭。也许当局者迷,他们太迷恋自己的“创新”,而忽视了常识。基本属于失败之作。
2
地球:神奇的一天
评分
8.4
刘巽达:9分
《上海采风》杂志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评语:视角新鲜,叙述别致,略带幽默,尤其是显示了电影制作技术上的惊人突破:那些航拍、微拍、全景式……虽然片子里的一些镜头似在其它电影里看到过,如长颈鹿决斗、鬣蜥躲避游蛇、帽带企鹅捕鱼、熊蹭痒痒、树懒求偶、斑马逃生等,但是由于叙说结构的“散点透视”,杂糅得颇为恰切,觉得愿意一看再看。这是一部“几乎看不到人”的纪录片(唯一“不养眼的镜头”就是片尾闪过的几张人物面孔,可以省略!),观影中胸臆被不知不觉中拓开。这是一部颠覆和纠正价值观的作品:当大千世界以如此丰富而壮美的形式呈现在人类面前时,任何渺小的杂念都是如此不值一提!动物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这是我的深刻感悟。
赵建中:9分
中国太平洋保险品牌建设部资深经理、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评语:很少在电影院看到纪录片,并且还如此优秀。很久没有体验到这样的审美愉悦了。
影片从太阳升起开始,用一天的时间来展现大自然中发生的故事,表明地球上的一草一木、一禽一兽、还有作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人类的栖息、生长,都与太阳的起落有关;我们共享太阳的光芒,共享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由此点出众生平等,生存惟艰,只有互相尊重、关爱,才能和诣共生的主题,很有意义。一天内,我们跟随太阳的脚步从世界上最高的山到最远的岛、从野外的丛林到繁华的城市,处处感受到自然与生命的神奇;而且,该片还有浪漫喜剧的风格,从中可以看到树懒、棕熊、长颈鹿等多姿多彩的故事,观众既可以在此片中得到看野生动物纪录片的乐趣,也可以产生看剧情片的代入感。同时,借助电影拍摄的新技术,该片镜头的表现力、音响效果、银幕画质等都几乎臻于完美,让人体验到了只有电影才能带来的美感与冲击力。
另外,对这部电影的制作团队我也表示深深的敬意。因为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去拍这部电影的驱动力不是为了票房,而是为了保护动物、为了环保、为了唤起人类的悲悯与同情之心,给这个已经过分冷酷的世界增添一丝温馨。电影圈有一句话,小孩与动物最难拍,但他们却凭自己的信仰与追求、恒心与毅力成功了。
藤井树:9分
影评人、藤井树观影团创始人
评语:堪称最佳“地球宣传片”,极致美景和各种动物,跨越五大洲四大洋,上天入地,波澜壮阔。配乐和解说辞都是亮点,与画面结合的天衣无缝,令观影充满乐趣。严歌苓的文笔真是好!当然成龙大哥的旁白也很不错。最精彩的还是大自然的多元生动和动物们的丰富灵性,是真正适合亲子老少全家观看的好电影。
刘海波:8分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
评语:首先要点赞的是音乐,作曲非常棒,有大气的有谐趣的有紧张的,长颈鹿大战一场从镜头到音乐都借鉴了美国西部片。成龙的解说也很好,甚至优于周迅。特意留意了编剧是严歌苓和导演范立欣,剧情扣的是母爱和生命力,冲突悬念转折的故事三要素都有,所以脚本写的不错。导演是《归途列车》的范立欣,也算是修成正果。在《战狼2》碾压众片的不利局面下大约只有这种观众群完全不重叠的影片才能杀出重围。也算一群动物围堵一匹孤狼!
龚金平:7分
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
评语:影片用全景的视野纵览地球南北,向我们展现了一天之内地球各个角落的生物(主要是动物)正在经历的生存之战,以及交织在生存间隙的温暖亲情。初看起来,影片与《我们诞生在中国》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用现代化的拍摄手段捕捉本应潜隐于自然之中的动物生存图景,但是,《地球:神奇的一天》“神奇”之处在于,它的视野更开阔,影像更具视觉冲击力,甚至更具趣味性和幽默感,并试图用动物与人类的生存状态进行类比,进而发出“珍惜地球,保卫地球”的呼吁。
确实,《地球:神奇的一天》有一种浩渺的苍茫之感,又在细微处有细致的观察与动情的感慨,但影片未能用一个统领性的主题来串连这些动物的生存之战,更未能让观众与任何一个动物建立情感上的联系,从而使观众大部分时间都在惊叹于“奇观”,却无法找到那些素材剪辑的内在机理和情感逻辑,只好任由摄像机自由穿梭于地球的各个角落。
因此,《地球:神奇的一天》不仅最后“保卫地球”的“卒章显志”显得刻意而牵强,试图表达的“每一场生存都惊心动魄,无经伦比”的主旨也笔力不逮。至于由成龙来配音,这是最大的败笔,他那略带港味的普通话不仅让人出戏,声线的单薄平淡,努力在叙述中展现幽默和情感起伏的艰难都令人尴尬。
3
侠盗联盟
评分
4.8
吕晓明:7分
原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员
评语:虽被说成是模仿《纵横四海》,但对多数观者而言好看就行。但仿作终究只是一时之策,有自己的新意才是长久之计。
刘巽达:6分
《上海采风》杂志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评语:一部“学习好莱坞”的及格作品,人物塑造、桥段设计、对话风格、镜头剪接、画面质量……完成度均不错。能愉快看完,也蛮养眼。谈不上佳片,也绝不是烂片。
崔轶:5分
SMG尚世影业独立制片人导演
评语:有《纵横四海》的影子,除了摄影外,剧情、表演、节奏、场面设计皆无新意,故事差强人意,让雷纳有打酱油的嫌疑,观影无带入感。
妖灵妖:3分
电影文化工作者
评语:全程尴尬,演员说英文尴尬、盗宝戏没有想象力,只剩儿戏的尴尬、多场动作戏拖沓无味的尴尬,还要偏偏来点傻乎乎的感情戏,那就更尴尬了。唯一剩下的优点是把舒淇拍得美美的。
独孤岛主:3分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博士
评语:把舒淇拍得非常美,但比较落后的编剧技巧以及始终无法推进的人物性格塑型,令每一个人都成为一种僵化的符号。影片最成功的地方是经由沙溢饰演的土豪映射了目下华语商业类型片制作本身的弱点所在。
4
二十二
吕晓明:8分
原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员
评语:无语后面的泣血之诉。
刘巽达:8分
《上海采风》杂志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评语:原本以为只是一部“抢救式记录片”,史料价值高于艺术价值,殊不料其镜头语言甚为讲究,音效甚好,乃至空镜头也空灵而有意味,它构成了一部完美的电影。尤其是对这些活着的“慰安妇”的细致采访,看得出花费了心血,到了让当事人“忘记镜头”的境界。虽然她们的讲述中,基本未涉及“被侮辱与被伤害”的具体细节,但是观众感受到的东西极为丰富。比如日本女孩米田麻衣拿着老去的日本军人照片给王玉开老人看时,女孩以为老人会愤怒或难受,但老人却笑了:“日本人老了,胡子也没有了,以前是有胡子的。”这与我们想象中“回忆不幸”所“应该有的镜头”相去甚远。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任何人要想“好好活下去”,她必须祛除心理阴影,乐观地笑对生活。健康的人自带这种心理机制,以葆他们未来人生的顺畅。所谓的“坚韧和勇气”,正是乐观人生观的产物。所以“慰安妇”们很少怨天尤人地看待几十年前非常短暂的一段屈辱生活,我们观众难免带着“阶级仇民族恨”看待她们的那段经历,但这是“形而上”的观念认识;对“形而下”的当事人而言,并不是只有“仇恨”一件事。我这样说,绝不是赞扬她们的健忘和宽容,而是在剖析人性。我倒是通过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描述,更加觉得历史伤痛的深刻,那种“应该被铭刻而又被忘却”的感受,对我的感情冲击,是无声而剧烈的。
--end--
往期阅读
长
按
二
维
码
欢迎关注“上海电影评论学会”
公众号定期更新实时电影评论,学术类文章,学会新闻和各类电影活动,评论文章可以获得内部学术观摩的电影赠票。